文章名稱: 溯溪安全(花園溪墜落事件)
作者: 麻豆校區登山社 吳丙坤(山頂洞人)
發表日期: 2001/08/09
文章內容: 溯溪溯了這麼久一直很順利,直到八月五號溯花園溪墜落事件,是該檢討的時候了。溯溪運動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運動,而如果你問我:「溯溪危險嗎?」我也會說非常的危險,猶其是在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裝備下,溯溪真的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運動。在一般的登山活動中,致死率最高的不外乎墜崖、失溫。但是在登山活動中,並不是每次都會有危崖地形,也不是每次都會遇上下風雨,登山活動中真正曝露在高危險環境的時間並不多,而且失溫只要能適時處理得當,存活率還是很高。相較於溯溪由於活動地點位於溪谷,所處的環境中允滿了太多的危險,落石深潭時而高繞時而泳渡,只要一失足摔落水中,三分鐘內就可以將人溺斃,攻瀑時動則十數米高如未確實確保危險自不在話下,高繞也不見得安全,高繞處往往落差極大,正可謂爬的越高跌的越深,當你高繞一個十米的瀑布時,你所處的高度往往大於十米,在加上高繞時多鑽行於草叢中,視線不佳岩石不穩定常有蛇出沒等,除非在時間上的考量選擇高繞,不然高繞不一定比較安全。而且溪谷中通訊交通不易,一但出事求救下轍都有一定的困難度。綜觀各項條件溯溪真的是一項很危險的運動,但是只要有充足的經驗足夠的裝備和良好的團隊,溯溪還是可以很安全。
以下是我四年來帶溯溪團的經驗整理出來供溯溪領隊和攻擊手參考,因為是接團所以和高山溯溪會有很多不同,還請各要先進不吝指較。


1. 權責不清責任感不足參加溯溪的隊員多數沒有溯溪的經驗,他們沒有經驗沒有裝備,沒有在溪谷中自行活動的能力,甚至不知道那裡有潛在的危險。因此在整個活動中,他們的安全完全由現場幹部來掌握。幹部的素質是活動成敗的關鍵,而身為一個領隊除了決定路線帶者隊往前走外,還有許多該注意而常被忽略的。
A. 控制隊伍避免隊伍拉長過長的隊伍前後呼應不易,後方收繩後無法快速送到隊伍前供攻擊手使用。而且隊伍拉長後有可能同時遭遇多個困難地型,當幹部人手不足時會使有限的人手疲於奔命甚至發生危險。
B. 判斷該地形值不值得玩原則上沒有攻不上的地型,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地型都值得去玩,要視隊員狀況、溪況、時間而定,如果攀登能力普遍不錯就可以考慮攻瀑,否則只會耗費太多時間和幹部的大量體力(七月十五日竹東攻瀑共花了三個多小時,用了兩條主繩打了五根岩釘,累垮一群幹部,卻只有七個人通過,其餘高繞。),並使整隊人馬因等待而影嚮興致。遇深潭時如果沒有特殊地型和水流原則上都架繩拉人通過,但如果該潭有伏流(明顯入水量比出水量大,甚至沒有出口。)或水流有流經岩石底下4H員有被吸入的危險,則該深潭一律禁止下水。
C. 適時在危險地形處安排幹部協助隊員調配幹部在困難地型協助通過,避免在隊伍中留下完全沒有幹部的空窗區。
D. 調配幹部調度幹部指派攻擊手、確保手、中繼手及收繩人員,確保每個困難地型有人支緩確保,繩索裝備能適時送到攻擊手手中。而身為幹部就必需為隊伍的安全負責,不能只顧者自已玩、虧妹妹。不能總是遇到有挑戰的地型就一群幹部在那裡切磋技術,而其他的隊員就任其自生自減。而另一非常不好的現像就是漂亮的妹妹有人拉,胖妹就沒人理,而男生就更可憐了。身為一個幹部就該有幹部該有的責任,要為全部隊員的安全負責而不是只有少數人。
2. 自我確保未確實幹部是整個溯溪活動中最動要的角色,隊員的安全完全靠幹部來掌握,但幹部卻常常忽略了自身的安全。在擔任深潭中繼手時常發生拉人和被拉的一起墜落的情形,在深潭地形則喝喝水就沒事了,但如果在攻瀑時則不堪設想。一般上方確保者、深潭拉人者的自我確保都較確實,但在先鋒攀登和後方確保時,確保者往往只是席地而坐完全沒有任何確保的措施。
3. 攀登者未等待上方確保者準備完成在溪谷中往往水聲很大交談不易,確保者和攀登者通常無法以言語溝通,上方確保者也常無法看見攀登者,因此常造成攀登者在確保者未完全準備好就起攀(花園溪墜落事件)。由於隊員多為新手,他只知道扣上確保繩卻不知道要等繩索收緊,此時最好有幹部在起攀處協助扣繩並管制,待上方備妥後在起攀。
4. 下水前的行前教育隊員如無法做完整的行前訓練,甚至連最基本的行前會都無法執行時,造成隊員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,這常造成了隊伍極大的潛在危險。對於一些重要的觀念和基本的器材使用繩隊技術,都要在下水前做簡短的介詔,如上方確保攀登時手不可拉繩,無人確保時不可自行攀登等基本常識都要在下水前做簡短的說明。如果可能更可以卬成書面資料在集合時就先行發放自行閱讀。在下水前集結整裝時可以藉機做領隊的任命、攻擊手介紹、幹部介詔等型式上的儀式,對於隊員來說可以對保障自已安全的人員有所認識,對幹部來說可以激發榮譽感和責任心。
5. 高估參與活動人員的能力由於幹部都是溯溪的老手,對於一般的地型都已能輕易克服,但同樣的地型對隊員來說可能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,但幹部常忘了人員之間的差異而在通過該地形時不加以協助,輕則因隊員覺得危險而放棄該地型,重則發生危險。但只要有人放棄繞過就會對隊伍產生影嚮,造成隊伍的鬆散。
6. 活用確保系統溪谷中地形千變萬化要善用各種架繩技術,平時對於繩結的練習固然動要,但實際到現場的臨場反應更為重要,要如何用有限的裝備產生最大的效用讓人員快速、安全的通過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攻瀑時如繩長足夠可以用滑輪做上方支點做下方確保,此時攀登者如果無法自行徒手攀登時則可拉確保繩,利用滑輪的效果就可以輕鬆快速的通過,以避免進退不得時拉人以節省幹部體力。還有先鋒攀登後快扣組不要馬上拿掉,可加上一段傘帶供攀登者使力,如果快扣組不夠要往前支援則可用扣環連結傘帶。